现代社会学有哪些主要理论流派(现代社会学有哪些主要理论流派考试)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全套资料【教材+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运动[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
2阶层性贫困[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3城市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4新社会运动[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社会运动是一种有众多社会成员参加的,有明确改变社会的目标的集体行动。新社会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社会运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注入了新价值观,新运动方式,运动的支持者也有别于以往的和平运动方式。
5《社会分工论》[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即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6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7集合行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①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②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③行为者相互依赖,在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8越轨行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越轨行为,又称社会越轨、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9单位制[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10师范(anomie)[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涂尔干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
11功能主义[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20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结构功能主义者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
1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分层[厦门大学2019年研;河北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7年研;宁夏大学2017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研]
(2)社会流动[北京大学2019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研;吉林大学2017年研;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这种流动与地理空间的流动不完全一样,后者可称之为迁移。社会流动研究的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跨越地位层级,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变,是对社会结构内部变化的动态分析。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13社会分化[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研]
相关试题:社会分化及其后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14阶层[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
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15社会地位[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分层的结果是形成了一套高低有序的相对位置结构,在这个分层结构中,每个社会成员占据着不同的社会位置,可以称之为社会地位。在现实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16结构性流动[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从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科技发展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市人口。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考试资料!请关注、点赞、收藏或转发!